第一次搭飛機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覺得焦慮或不確定是很正常的。因此,這份指南將帶你走過旅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想像一下,它就是你的副駕駛,只是沒有制服和執照。
圖片來源:wavebreakmedia_micro on Freepik
出發前:聰明準備
在你打包行李之前,花幾分鐘確認旅行文件都已準備妥當。一個小疏忽可能會讓你的旅程還沒開始就泡湯。以下是現在就應該檢查的事項,以避免延誤:
-
護照效期: 許多國家要求護照在旅行結束後仍有至少 6 個月的有效期。現在就檢查日期,以免在機場被拒絕入境。
-
簽證需求: 有些地方除了護照外還需要簽證。提早查詢目的地國家的規定,避免最後一刻的驚喜。
-
姓名相符: 務必確認護照上的姓名與機票上的姓名完全一致。即使是小差異(例如缺少中間名)也可能導致問題。
-
國內旅行證件: 國內搭飛機?檢查你的身份證件是否被接受。在美國,國內航班需要 REAL ID 或有效護照。
-
旅行證件的紙本與電子副本: 有些國家或航空公司可能會要求提供紙本證明,尤其是簽證或飯店訂房的證明。
-
護照遺失或過期? 不要猶豫—盡快更換。即使是急件護照也可能需要幾天或幾週的時間,尤其是在旅遊旺季。
-
疫苗接種紀錄: 有些國家仍然要求提供疫苗接種證明(例如黃熱病或 COVID)。為了以防萬一,隨身攜帶,即使是電子檔也好。
圖片來源:Nicole Geri on Unsplash
像專家一樣線上報到
如果想避開機場的混亂,請在班機起飛前 24 到 48 小時內線上報到。線上報到可以讓你省去機場排隊的時間,提早選擇座位(例如靠窗或靠走道),而且如果你沒有託運行李,可以直接前往安檢。這也能幫助你避免最後一刻的壓力,因為有些航空公司會在起飛前 1 到 3 小時就關閉報到。以下是如何操作:
-
前往航空公司的網站或應用程式。
-
輸入你的個人資料。 你會需要訂位代號和姓氏。
-
填寫任何額外資訊。 國際航班可能需要護照詳細資料。
-
選擇座位。 有些航空公司可以免費選位;有些則會收費。
-
增加額外服務。 例如支付行李費或升等座位。
-
取得登機證。 下載或列印出來—以防萬一你的手機沒電或機場 Wi-Fi 無法使用。
了解你的行李限制
在打包之前,請務必查看航空公司的行李規定,以免產生意想不到的行李費用。即使是像手提包這樣的小物品也算!
-
手提行李尺寸: 通常約為 22" x 14" x 9",但可能有所不同。
-
託運行李重量: 大多數航空公司允許最高 50 磅(約 23 公斤)。超過這個重量,你將需要支付額外費用。
-
個人物品: 大多數航空公司除了手提行李外,還允許攜帶一個小型物品(例如手提包或背包)。
-
廉價航空: 通常會對手提行李額外收費。有些只允許免費攜帶一件小型物品。
-
託運行李費用: 許多航空公司會對託運行李收費,除非你是搭乘國際航班或持有豪華票。
-
超重/超大費用: 這些費用可能很高—每件行李 50 到 200 美元以上。
-
在家秤行李: 使用便宜的行李秤在家先秤好,避免在報到時產生昂貴的意外費用。
-
國際與國內規定不同: 國際航班可能允許託運 2 件行李,但國內轉機航班可能就不允許。
-
滾輪行李不等於手提行李核准: 有些標榜為「手提行李」的箱子,可能不符合航空公司較嚴格的置物櫃尺寸,特別是廉價航空。
每家航空公司對行李尺寸、重量和費用都有自己的規定。這些規定取決於航空公司和你的機票類型,所以打包前務必再次確認。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請參考我們的指南:掌握聰明打包技巧,快速趕上你的班機。
手提行李該放什麼?
航班延誤或行李遺失都有可能發生,但將這些基本物品放在手提行李中,即使計畫不完美,也能讓你的旅程更順暢。以下是你的手提行李絕對不能遺漏的東西:
-
藥物: 攜帶所有處方藥,以及任何你可能需要的非處方藥,例如止痛藥或過敏藥。將處方籤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以備機場工作人員詢問。
-
換洗衣物: 打包一套完整的換洗衣物,包括內衣褲和襪子。這有助於應對託運行李延誤的情況。
-
零食與水: 帶上一些零食,例如堅果、燕麥棒或果乾。此外,帶一個空的保特瓶,通過安檢後再裝水。
-
充電器與耳機: 不要忘記你的手機充電器或行動電源。耳機(最好是降噪耳機)可以讓你的飛行旅程更愉快。
-
其他實用物品
- 小型盥洗用品包(牙刷、牙膏、護唇膏等)
- 一本書、平板電腦或其他打發時間的東西
- 旅行枕、眼罩或耳塞,提高舒適度
- 壓力襪:對於長途飛行或容易水腫的人特別有用。
- 填寫海關申報單的筆:國際航班常需要;不一定會發放。
- 裝有飛行途中必需品的小拉鍊袋:單獨存放護唇膏、零食和藥物,這樣在飛行途中就不需要翻遍整個包包。
規劃前往機場的交通方式
前往機場的交通別碰運氣。選擇正確的機場交通方式,就像是旅程有個好的開始。無論你是搭 Uber、搭火車,還是請朋友載你一程,都要事先規劃,這樣你就不會因為塞在車陣中而錯過班機了。
-
叫車服務 (Uber/Lyft): 可透過應用程式輕鬆預訂和追蹤,但在尖峰時段價格可能會上漲。
-
計程車: 可靠且簡單,但通常較貴。
-
大眾運輸: 最便宜的選擇,但可能需要較長時間且需要更多規劃。
-
自行開車: 讓你掌握主控權,但別忘了考量停車費用和交通狀況。
-
親友接送: 免費又方便,但時間安排是避免延誤的關鍵。
-
機場接駁車: 共乘服務(通常來自飯店或私人服務)。比計程車便宜,但由於有多站停靠,可能需要較長時間。
何時抵達機場:時機就是一切
即使你準時抵達,一些延誤也可能打亂你的行程。以下是在機場可能讓你放慢速度的最重要因素:
-
繁忙機場: 大型樞紐機場(如甘迺迪國際機場 JFK、洛杉磯國際機場 LAX、希斯洛機場 Heathrow、杜拜國際機場 Dubai)通常排隊人潮較多,且航廈間步行距離較長。為了保險起見,請多預留 30 分鐘以上。
-
旅遊尖峰時段: 假期、週末、清晨和傍晚的班機通常意味著人潮眾多。請多預留時間。
-
託運行李: 如果需要託運行李,請給自己更多時間。行李託運櫃檯通常在起飛前 45-60 分鐘關閉。
-
未線上報到: 如果需要在櫃檯報到或列印登機證,你會需要額外時間。
-
安檢排隊: 安檢等待時間差異很大。可以在線上或透過 TSA 應用程式查看預計等待時間。TSA PreCheck 或 Global Entry 等計畫有助於加快流程。
-
報到/行李託運截止時間比登機時間早: 有些航空公司會在出發前 60 分鐘關閉行李託運,無論登機時間如何。
-
關注你的航班之前是否有變動: 如果登機門延誤或重新分配,你的航班也可能受到影響。
-
在手機上設定「前往安檢」提醒時間: 尤其如果你容易在機場貴賓室或商店分心。
像常客一樣輕鬆通過安檢
機場安檢不一定要令人緊張。只要稍微準備並抱持正確心態,你就能快速自信地通過檢查點。以下是在排隊安檢前需要注意的事項:
- 將登機證和身份證件/護照放在隨手可取的地方。
- 遵守 3-1-1 規定:液體類每件容量不得超過 3.4 盎司 (100 毫升),並全部放入一個透明的一夸脫尺寸的袋子中。
- 穿著易脫的鞋子,以便在安檢時快速脫下。
- 不要攜帶大型金屬配件,如大皮帶扣或厚重首飾。
- 在抵達安檢掃描儀前清空口袋。
- 從包包中取出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和大型電子產品,除非你擁有 TSA PreCheck。
- 將行動電源和電池放在手提行李中,而不是託運行李。
- 在全身掃描儀中,雙腳分開站立,雙手舉過頭頂。
- 如果你選擇不通過掃描儀,請準備接受人工拍打檢查。
- 手提行李中不要攜帶尖銳物品、超量液體或武器(包括仿製品)。
- 查看 TSA 或你當地安檢機構的網站,了解最新的規定。
- 註冊 TSA PreCheck,使用快速通道並免去脫鞋和取出筆記型電腦的步驟。
- 申請 Global Entry,以便更快地再次進入美國,並獲得 TSA PreCheck 的使用權。
- 在旅行前上網查詢機場安檢預計等待時間。
- 打包手提行李時,將電子產品和液體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
- 遵循所有安檢人員的指示,以獲得更順暢的體驗。
- 過安檢時不要攜帶鋁製水瓶,即使是空的也一樣,因為它們經常觸發額外檢查。
- 將電子產品和液體放在包包靠近頂部的位置,這樣就不需要打開整個手提行李了。
- 不要包裝禮物:TSA 可能會打開—請在目的地再包裝。
- 避免攜帶超過 12 盎司(約 350 毫升)的粉末:它們經常會被標記進行額外檢查。
注意你的言行—這很嚴肅!
旅行時,尤其是在機場和飛機上,注意你的言行舉止可以讓你和你周圍的人的旅行體驗更順暢。以下是你需要了解的事項:
-
避免開有關安全威脅的玩笑: 有關炸彈、恐怖主義或武器的玩笑可能被認真對待,導致延誤、盤問,甚至被捕。安保人員將所有威脅視為真實。
-
尊重安保人員: 始終尊重地與安保人員互動。粗魯或不合作的行為可能會引起懷疑並導致延誤。
-
了解某些詞語的嚴重性: 在機場或飛機上,即使是開玩笑,也絕不要使用「炸彈」、「槍」或「劫機」等詞語。這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包括延誤或取消。
-
不要以為幽默總是合適的: 在機場等高安全區域避免開玩笑。如果你不確定自己說的話可能造成的影響,最好保持沉默。
-
了解對其他旅客的影響: 不恰當的評論可能會給其他乘客帶來壓力、延誤或額外的安保措施。
-
保持冷靜: 在延誤或取消等壓力情況下保持鎮定。
-
清楚提問: 尋求協助時要直接明確,避免混淆。
-
不要拍攝安檢區域:在許多國家,拍攝安檢區域是違法的或極不受歡迎的行為。
-
避免對海關或移民官使用反諷語氣:幽默不一定能傳達,且可能引起警惕。
-
不要談論過去的旅行錯誤:即使只是隨口提到逾期居留或海關失誤,也可能導致更多盤問。
登機與起飛
登機時,不用擔心排隊太早。登機是分區進行的,所以請等到你的組別被呼叫,手持登機證和身份證件再排隊,以免造成延誤。
起飛時可能會感覺有點強烈,但這完全正常。你會感受到速度的衝刺和離地的感覺,但一切都是安全的。只需繫好安全帶並遵循機組人員的指示。如果你感到耳朵不適,可以試著打呵欠、吞嚥或嚼口香糖來緩解。
-
登機通常在起飛前 30-45 分鐘開始,請準時抵達登機門。
-
妥善放置手提行李,以防起飛時移動。
-
即使開始登機後也要注意登機門變動的廣播:尤其在遇到天氣或設備延誤時,最後一刻仍有可能更改登機門。
-
避免將必需品放在頭頂行李艙:將藥物、充電器和身份證件放在座位下方,方便隨時取用。
新手飛行旅客的機上小貼士
搭飛機可能是一段漫長而疲憊的旅程,但透過一些機上小貼士,你可以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感覺更好,並抵達目的地後神采奕奕:
-
保持水分: 機艙乾燥,容易導致脫水。帶一個空的保特瓶通過安檢,並在登機前裝滿水。定期喝水可以避免皮膚乾燥和不適。
-
適當活動避免水腫: 長途飛行中,定期站起來伸展。壓力襪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循環並減輕不適。
-
降噪耳機: 使用降噪耳機隔絕背景噪音,享受你的娛樂內容,例如 Sony WH-1000XM5 或 Bose 700。
-
自備零食: 飛機餐可能不如預期,所以打包自己的零食來補充能量。堅果或燕麥棒等不易腐敗的選擇方便攜帶。
-
切勿赤腳行走: 飛機地板,尤其是洗手間,可能很髒。始終穿著襪子或鞋子以保持衛生。
-
分層穿搭: 機艙溫度可能會變化,所以穿著層疊衣物以保持舒適。
-
使用旅行枕: 頸枕可以在長途飛行中幫助減輕頸部和肩部壓力。
-
準備娛樂內容: 攜帶下載好的書籍、電影或遊戲來打發時間。
-
清潔你的區域: 用消毒濕紙巾擦拭餐盤桌和扶手,減少細菌。
-
檢查椅背口袋中的物品是否有損壞或衛生問題:擦拭乾淨或如果看起來用過就避免使用。
-
有禮貌地使用服務鈴:不要不必要地四處走動,尤其是在遇到亂流時。
-
如果你覺得冷,可以詢問是否還有第二條毯子:不一定有,但值得一問。
降落與抵達:下一步是什麼?
長途飛行後,最不想發生的事就是在降落時措手不及。無論是等待安全帶指示燈熄滅、提取行李,還是搞清楚機場交通,一點點準備都能派上大用場。以下是如何讓降落和抵達盡可能順利。
-
繫好安全帶直到機長廣播: 等到安全帶指示燈熄滅後再站起來。這能確保安全並避免延誤,因為飛機可能仍在移動或需要突然停止。
-
快速找到你的行李箱: 下飛機後,前往行李提領區,查看螢幕尋找你航班的轉盤號碼。為了輕鬆辨識你的行李,可以使用獨特的行李吊牌或顏色鮮豔的綁帶。如果你的行李沒有抵達,請向航空公司的行李服務櫃檯報失。
-
備妥你的護照、簽證及任何所需表格,以供檢查。
-
使用 Google Maps 或當地交通應用程式規劃你的下一步。
-
如果是國際旅行,可以在機場兌換一些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
如果預期入境排隊時間較長,請在下飛機前先使用洗手間。
-
在託運行李前拍下行李的照片:如果需要報失行李,這會很有幫助。
-
忽略在行李提領區或出口附近提供「貴賓服務」的人:這些服務通常 overpriced 或可能是詐騙。
領取行李後,依照指示前往計程車、叫車服務(如 Uber 或 Lyft)、接駁車或大眾運輸。避免搭乘在航廈內個人提供的載客服務—這些可能不安全或未經許可。請堅持使用官方提供的交通服務。
給新手飛行旅客的其他旅行小貼士
第一次搭飛機可能有點令人畏懼,但這些旅行小貼士可以帶來巨大的幫助。以下是一些方法,幫助你在整個旅程中保持聯繫、獲得娛樂並感到舒適。
-
使用 eSIM 保持聯繫: 旅行時保持聯繫—試試 Yoho Mobile 的免費 eSIM 試用,即可在 70 多個國家立即使用行動數據。無需 SIM 卡,沒有合約—只需快速設定,幾分鐘內即可上線。
-
管理你的預期: 航班延誤很常見。天氣、維護或空中交通管制問題都可能導致航班中斷。做好心理準備有助於你保持彈性。攜帶零食、娛樂物品和充電器等必需品,讓突如其來的延誤變得更舒適。
-
為你的裝置充電: 搭飛機前,確保你的裝置電量充足。帶上行動電源或充電寶,確保在飛行或轉機期間不會沒電。雖然許多機場和飛機提供充電站,但擁有自己的備用電源總是一個好主意。
-
準備娛樂內容: 長途飛行或延誤可能會很無聊,所以準備一些娛樂內容來打發時間。下載電影、電視節目或 podcast,帶上書本或雜誌,並安裝離線遊戲或應用程式。這些會讓你在沒有 Wi-Fi 或遇到延誤時有事可做。
-
放鬆並享受: 搭飛機可能是一次令人興奮的冒險。花點時間欣賞風景,觀察周圍環境,並享受這趟旅程。保持冷靜並做好準備,能讓你的第一次飛行更加愉快。
-
下載航空公司的應用程式: 使用應用程式提早報到、獲取登機證,並關注登機門的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