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指南中,我们将解释什么是 Android 设备上的 eSIM,它们如何与传统 SIM 卡进行比较,以及如何使用目前最好的 Android eSIM 应用程序之一进行安装。无论您是经常旅行的人还是只是对设备背后的技术感到好奇,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一切。
图片作者:Denny Müller,来源:Unsplash
Android 中的 eSIM 是什么?
eSIM(嵌入式 SIM 的缩写)类似于普通 SIM 卡,但它内置于您的 Android 手机或平板电脑中。您无需插入任何东西,因为它没有塑料卡,没有 SIM 卡托,也无需工具。它执行物理 SIM 卡的所有功能,但位于您的设备内部。
此外,使用 eSIM,您的手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移动套餐。这意味着您无需更换 SIM 卡即可在不同运营商或号码之间切换。
eSIM 如何在 Android 上工作?
既然您知道什么是 eSIM,那么让我们看看它如何在 Android 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工作。
-
**遵循全球标准:**支持 eSIM 的 Android 设备使用一种称为 eUICC 的标准,该标准允许运营商通过互联网直接将您的移动套餐发送到您的手机。
-
**易于设置:**您无需插入 SIM 卡,只需扫描二维码、点击链接或使用运营商的应用程序即可激活您的套餐。设置只需几分钟。
-
**同时使用两张 SIM 卡:**许多支持 eSIM 的 Android 手机也保留了常规 SIM 卡槽。因此,您可以同时使用一张 eSIM 和一张物理 SIM 卡。
eSIM 与普通 SIM 卡比较
现在您已经了解了 eSIM 在 Android 上的工作原理,它与您习惯的 SIM 卡相比如何呢?虽然它们的工作方式相同,但在工作原理和提供的功能上存在一些关键差异:
-
**无需物理卡:**eSIM 是内置的,因此您无需处理或更换任何东西。
-
**更易于切换网络:**使用物理 SIM 卡,切换运营商通常意味着获取一张新卡。使用 eSIM,只需下载一个新的配置文件即可切换网络。
-
**更多控制:**您可以直接在手机的设置中添加、删除或切换 eSIM 套餐。无需前往实体店。
-
**更耐用:**由于 eSIM 内置于手机中,它们不会像普通 SIM 卡那样丢失或损坏。
-
**更高效:**eSIM 可能会使用更少的电量,因为它们不需要像传统 SIM 卡那样的物理组件。虽然差异很小,但它有助于整体效率。
针对 eSIM 优化的 Android 设备
许多 Android 手机现在都配备了 eSIM 技术,这使得用户无需物理 SIM 卡即可连接到网络。让我们看看不同的 Android 品牌如何添加和改进 eSIM 支持,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支持 eSIM 的设备,以及尚未完全采用它的品牌。
-
**Google Pixel:**Google 从 Pixel 2 开始使用 eSIM(主要用于 Google Fi)。从那时起,大多数 Pixel 型号(3 到 8)都支持 eSIM,不过一些旧型号存在地区限制。Pixel 手机允许您同时使用两张 SIM 卡:一张物理卡和一张 eSIM。
-
**Samsung:**Samsung 从 Galaxy S20 开始添加了 eSIM,并将其包含在许多旗舰和中端手机中,例如 S21 至 S24 系列和折叠屏型号(Z Fold、Z Flip)。Samsung 手机通常允许您使用两张 SIM 卡,可以是两张物理卡,或一张物理卡加一张 eSIM。它们可以存储多个 eSIM 配置文件。
-
**OnePlus:**OnePlus 已经逐渐在其一些较新的高端手机中添加了 eSIM。它的普及程度不如 Google 或 Samsung,但较新的型号通常同时提供 eSIM 和物理 SIM 卡槽。
-
**Motorola:**Motorola 在多款手机中支持 eSIM,包括 Razr 折叠屏手机和 Edge 系列,以及一些 Moto G 型号。这些手机通常允许您同时使用一张物理 SIM 卡和一张 eSIM。
-
**Oppo:**Oppo 在一些高端手机中包含 eSIM。它的普及程度正在增长,但不如 Samsung 或 Google 广泛。
-
**Xiaomi:**Xiaomi 在一些旗舰和中端型号中提供 eSIM,例如 Xiaomi 12T Pro。他们的手机通常同时提供物理 SIM 卡槽和 eSIM 支持。
-
**Sony Xperia:**Sony 较新的 Xperia 手机,如 Xperia 10 IV,支持 eSIM,允许使用一张物理卡和一张嵌入式 SIM 卡实现双卡使用。
-
**Fairphone:**Fairphone 最近在较新型号中添加了 eSIM。这与其对可持续性和易于维修的关注相符,提供了更多连接选项,而不会使手机更难维修。
-
**Surface Duo:**Microsoft 的双屏 Android 手机同时使用 eSIM 和普通 SIM 卡。它专为需要灵活连接的用户而设计,尤其适用于工作。
-
**Gemini PDA:**这是一款专为生产力和移动性而打造的特殊设备。它支持 eSIM,对于希望持续连接而无需更换物理 SIM 卡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
一些 Android 手机制造商在加入 eSIM 方面进展缓慢。这通常是由于市场侧重、硬件设计或某些地区运营商的支持有限所致。预算手机品牌或面向新兴市场的品牌可能会避免使用 eSIM,以降低成本或因为当地运营商不支持它。
使用 Yoho eSIM 的好处(适用于 Android)
Yoho eSIM 是一种数字 SIM 卡,可在 Android 手机上使用,与传统的物理 SIM 卡相比,它提供了更多便利性和灵活性。这有助于各类用户更轻松、更经济地保持连接。
-
**通过工作和个人线路分离保持井然有序:**使用 Yoho eSIM,您可以在一部手机上使用两个号码: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个人使用。这有助于清晰区分工作和个人通讯。您还可以暂时试用新运营商,无需签订长期合同或等待物理 SIM 卡。
-
**在国外生活或工作时保留您的本地号码:**外籍人士和远程工作者可以在使用当地套餐进行通话、短信和数据通信的同时,保持其原籍国电话号码的活跃状态。这使得与家人保持联系、管理银行账户以及处理仍依赖原始号码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而无需支付昂贵的漫游费用。
-
**紧急情况下保持连接:**如果您的物理 SIM 卡丢失、损坏或无法访问,Yoho eSIM 允许您远程激活新的配置文件。这意味着即使在旅行延误、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您也可以快速重新上网,而无需前往实体店或等待更换。
-
**节省漫游费用:**Yoho eSIM 支持来自 Ubigi 和 Airalo 等提供商的纯数据套餐。这些套餐允许您在旅行前或旅行期间购买经济实惠的本地或区域数据套餐。
-
**免费试用 Android 版 eSIM:**试用 Yoho Mobile 的 Android 版免费 eSIM 服务,可在大多数国家即时获取移动数据,无需合同、信用卡或身份证明。几分钟即可设置完成,如果您稍后决定购买套餐,使用代码 YOHO12 可享 12% 折扣。
如何在 Android 上安装、激活和排查 eSIM 问题
想象一下一位奶奶想换一个新的手机运营商。她收到运营商发来的一封包含二维码的电子邮件。她打开手机的“设置”,用相机扫描二维码。她的手机在几分钟内下载并激活了新套餐。就这么简单!
虽然在 Android 中安装和激活 eSIM 非常容易,但我们将引导您了解如何设置它、解决常见问题、同时使用两张 SIM 卡以及为国际旅行做准备。
准备好开始使用 Yoho Mobile 了吗?以下是安装 eSIM 的三种方法:
-
**使用 Yoho Mobile 应用程序(目前仅适用于 iPhone):**如果您是 iPhone 用户,Yoho 应用程序是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它会引导您完成安装,只需轻点几下即可管理您的 eSIM。(注意:此应用程序尚不适用于 Android。)
-
**扫描二维码:**购买套餐后,Yoho Mobile 会向您发送一封包含二维码的电子邮件。要安装 Yoho eSIM,请打开手机的“设置”,然后导航到“移动网络”或“蜂窝网络”,具体取决于您的设备。点击“添加数据套餐”(或类似名称的选项),然后扫描 Yoho 发送给您的二维码。您的 eSIM 应在几分钟内设置完毕。
-
**手动输入:**如果无法扫描二维码,Yoho 也提供手动设置信息。您可以自己输入激活详细信息,很快就能开始使用。
**不要过早激活:**您的套餐在您安装 eSIM 的那一刻开始生效,而不是在您使用它时。为避免浪费天数,请等到您即将旅行时再激活,理想情况下,在航班起飞前或一落地后立即激活。安装后,通常需要 5 到 15 分钟才能连接到网络。如果网络繁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设置过程中保持手机连接 Wi-Fi 以加快速度。
解决常见和不寻常的 eSIM 问题
尽管 eSIM 设置通常很顺利,但有时也会出现问题。以下是如何解决一些不太明显的问题:
-
**二维码无法扫描:**确保二维码清晰,相机镜头干净。尝试手动输入代码。重启手机也可能有所帮助。
-
**切换运营商后没有互联网:**这通常是 APN(接入点名称)问题。转到“移动网络”设置,输入运营商网站提供的正确 APN 设置。
-
**eSIM 无法下载:**如果下载卡住,请切换飞行模式或重启手机。此外,检查是否有软件更新。
-
**eSIM 被锁定到某个运营商:**有些手机或运营商会锁定 eSIM。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请联系您的运营商解锁,或使用未锁定的手机。
如需更多有用的提示、故障排除建议和分步支持,请务必访问此故障排除页面或直接联系 Yoho 支持团队。